全自動尿液分析儀
定義:
全自動尿液分析儀是一種高度集成化、智能化的醫學檢驗儀器,主要用于對尿液樣本進行快速、批量、多參數的自動化檢測。它通過光學、電化學、圖像識別等技術,模擬并替代了傳統手工尿液分析的多個步驟(如試紙條判讀、顯微鏡檢查的部分篩選工作),極大地提高了檢驗效率和結果的標準化程度。
核心目的:
高效批量處理: 快速完成大量尿液樣本的初篩檢測。
多參數同時檢測: 一次性獲取尿液中多種化學成分和有形成分(間接)的信息。
提高標準化與客觀性: 減少人工判讀試紙條的主觀誤差和顯微鏡檢查的個體差異。
提升實驗室工作效率: 解放檢驗人員,使其能專注于更復雜的鏡檢和結果審核。
結果數字化與可追溯: 自動記錄和存儲檢測結果,方便查詢、統計和質量控制。
工作原理與技術:
全自動尿液分析儀通常結合了干化學分析和有形成分分析(流式細胞術或數字成像技術)兩大模塊:
干化學分析模塊:
儀器自動吸取定量尿液樣本。
將試紙條浸入尿液(或滴加尿液到試紙條上)。
在嚴格控制的溫度和時間條件下孵育。
利用反射光度法或CCD成像技術讀取試紙條上各個試劑塊的顏色變化。
內置的標準曲線和算法將顏色變化程度轉化為半定量或定量的結果(如?。危澹纾。裕颍幔悖澹。保。玻?, 3+ 或具體數值)。
原理: 基于“浸入即讀”的尿液試紙條技術。
過程:
檢測項目(常見): 尿膽原?。ǎ眨遥希⒛懠t素?。ǎ拢桑蹋⑼w?。ǎ耍牛裕撗t蛋白?。ǎ拢蹋模⒌鞍踪|?。ǎ校遥希?、亞硝酸鹽 (NIT)、白細胞酯酶?。ǎ蹋牛眨?、葡萄糖?。ǎ牵蹋眨?、比重 (SG)、酸堿度?。ǎ穑龋?、維生素C?。ǎ郑椋簟。茫。】箟难帷。ǎ粒樱茫?、微白蛋白?。ǎ恚粒蹋拢〉取?/p>
有形成分分析模塊(尿液沉渣分析):
流式細胞術結合熒光染色:
數字成像/人工智能 (AI) 識別:
儀器自動混勻、吸取尿液樣本。
加入特異性熒光染料和鞘液。
樣本在鞘液包裹下形成單細胞流通過檢測窗口。
用激光照射,檢測細胞發出的前向散射光(反映大?。认蛏⑸涔猓ǚ从硟炔繌碗s度/顆粒度)和熒光信號(反映核酸/染色質含量)。
根據這些信號特征對細胞進行分類、計數和識別(如紅細胞、白細胞、上皮細胞、管型、細菌、結晶、酵母菌等)。
儀器自動制備尿沉渣(離心或非離心)。
將沉渣重懸并注入計數板或流動室。
利用高分辨率攝像頭在流動中或靜態下對沉渣進行多視野拍照。
通過先進的圖像處理算法和AI模型對圖像中的有形成分進行自動識別、分類和計數。
原理 (主流技術):
檢測項目: 紅細胞 (RBC)、白細胞?。ǎ祝拢茫⑸掀ぜ毎。ǎ牛谩。△[狀上皮、非鱗狀上皮)、管型?。ǎ茫粒樱浴。⊥该?、顆粒、細胞等)、細菌?。ǎ拢粒茫裕?、結晶?。ǎ茫遥伲樱裕⒔湍妇。ǎ伲蹋茫?、黏液絲 (MUCUS)、精子?。ǎ樱校牛遥停〉?,并提供形態學信息(如紅細胞形態:均一性、非均一性、混合性)。
關鍵組成部分:
樣本處理系統: 樣本架/進樣器、條碼掃描器、樣本針(吸樣、加樣)、攪拌器、稀釋裝置。
試紙條處理系統: 試紙條傳送/抓取裝置、浸液槽/加樣位、孵育位、光學讀取單元(光源、反射光檢測器或CCD相機)、廢紙條收集。
有形成分分析系統:
流式: 染色裝置、鞘流系統、流動室、激光光源、光學檢測器(散射光、熒光)、信號處理電路。
成像式: 沉渣制備/重懸裝置、流動室/計數板、高分辨率攝像頭、自動對焦系統、圖像采集卡。
液路系統: 試劑/染液瓶、緩沖液/鞘液瓶、清洗液瓶、泵、閥、管路、液面傳感器、廢液收集。
控制系統: 主控電腦/嵌入式系統、軟件操作系統。
數據處理與輸出系統: 結果計算算法、數據庫、顯示器、打印機、LIS?。▽嶒炇倚畔⑾到y) 接口。
用戶界面: 觸摸屏或鍵盤/鼠標,用于操作設置、狀態監控、結果查看。
工作流程:
樣本錄入: 將貼有條碼的尿液樣本管放入樣本架,儀器掃描條碼。
干化學分析:
吸樣針吸取尿液。
試紙條被送入工作區,加樣或浸入尿液。
孵育特定時間。
光學系統讀取顏色變化,計算干化學結果。
有形成分分析:
從同一管或分杯樣本中吸取定量尿液。
(流式) 加入染料和鞘液,混勻,形成鞘流進行檢測。
(成像) 自動制樣(如稀釋、離心、重懸),注入計數板拍照。
檢測信號經算法分析,識別分類計數有形成分。
結果整合與審核: 儀器將干化學和有形成分結果整合為一份報告。軟件可能內置復檢規則(如干化學潛血陽性但鏡檢紅細胞陰性需復核),提示需人工顯微鏡確認。
結果輸出: 報告自動傳輸至LIS或打印。
主要技術參數與性能指標:
檢測速度: 樣本/小時?。ㄍǔ8苫瘜W+有形成分組合檢測在60-120樣本/小時范圍)。
檢測項目: 支持的干化學項目和有形成分種類。
樣本量: 所需的最小樣本體積。
進樣方式: 批量進樣架、急診位、閉蓋穿刺能力。
有形成分檢測技術: 流式或成像。
分辨率與準確性: 對有形成分識別的準確率、區分能力(如病理管型識別)。
精密度: 重復檢測結果的一致性。
攜帶污染率: 樣本間交叉污染的程度,越低越好。
數據存儲容量。
LIS兼容性。
自動化程度: 是否自動加載/卸載試紙條、自動更換試劑等。
臨床價值與應用:
泌尿系統疾病篩查與診斷: 腎炎、腎病綜合征、尿路感染?。ǎ眨裕桑?、結石、腫瘤等。
代謝性疾病監測: 糖尿?。蛱?、酮體)、肝?。懠t素、尿膽原)。
血液系統疾病提示: 溶血(血紅蛋白尿)。
藥物或毒物影響監測。
健康體檢常規項目。
指導進一步檢查: 根據初篩結果決定是否進行尿培養、細胞學檢查或更深入的影像學檢查。
優勢:
高通量、高效率: 顯著提升實驗室處理能力。
標準化、客觀性強: 減少人為誤差。
多參數集成報告: 一份報告提供化學和形態學綜合信息。
結果數字化、可追溯: 便于管理、質控和研究。
復檢規則智能化: 有效篩選出需人工復核的樣本,優化人力配置。
降低生物安全風險: 減少人工直接接觸樣本的機會。
局限性/注意事項:
并非完全替代鏡檢: 對于疑難樣本、特殊管型、異常細胞、結晶精確分類等,人工顯微鏡檢查仍是金標準。儀器結果異?;蛴幸蓡枙r必須鏡檢復核。
假陽性/假陰性: 某些物質可能干擾干化學反應;有形成分識別算法并非100%準確,特別是形態不典型或重疊時。
儀器成本與維護: 購置、運行(試劑、耗材)和維護成本較高。
環境要求: 對溫度、濕度、電壓穩定性有一定要求。
人員培訓: 需要專業人員操作、維護和結果審核。
樣本要求: 新鮮尿液(通常2小時內檢測),避免污染。
選購考慮因素:
實驗室通量需求。
預算: 設備購置費、試劑耗材成本、維護費用。
檢測項目需求: 是否需特定項目(如mALB)或先進的有形成分分析能力。
技術路線偏好: 流式 vs. 成像式有形成分分析(各有優缺點)。
自動化程度: 是否需要全自動加載試劑/耗材。
占地面積與空間。
LIS兼容性與數據管理功能。
售后服務與技術支持: 品牌口碑、工程師響應速度、備件供應。
試劑開放性或封閉性: 是否必須使用原廠配套試劑。
維護與保養:
日常維護: 每日開機/關機程序、清潔外表面、清空廢液/廢物、檢查試劑/耗材余量、執行日常清潔程序(如探針沖洗、管路沖洗)。
定期維護: 按廠家手冊執行周維護、月維護(如清潔光學部件、更換過濾器、執行更徹底的管路清洗、校準)。
質量控制?。ǎ眩茫骸∶咳帐褂觅|控品(干化學質控液、有形成分質控品)進行檢測,監控儀器精密度和準確性。參加室間質評。
故障處理: 記錄并報告錯誤信息,聯系工程師。
發展趨勢:
人工智能深度應用: 更精準的有形成分AI識別算法,提高疑難形態識別能力;智能審核規則優化。
更高通量與集成化: 整合前處理(如自動離心、分杯)和后處理(自動涂片染色)。
床旁檢測?。ǎ校希茫裕∧芰μ嵘骸⌒⌒突?、快速化的全自動尿檢設備用于門診、急診、社區。
新檢測項目開發: 拓展生物標志物檢測(如更特異的腎臟損傷標志物)。
遠程診斷與云平臺: 結果云端存儲、遠程專家會診支持。
“一體化”解決方案: 與糞便分析儀、精液分析儀等整合成體液檢測工作站。
總結:
全自動尿液分析儀是現代醫學實驗室不可或缺的核心設備之一。它通過自動化干化學分析和有形成分分析技術,實現了尿液檢測的高效化、標準化和數字化。雖然它不能完全取代人工顯微鏡檢查,但其強大的初篩和整合能力極大地提升了實驗室的工作效率和質量,為臨床醫生提供了快速、全面的尿液分析報告,是泌尿系統及相關疾病診斷、篩查和監測的重要工具。正確使用、規范維護和嚴格質控是保證其檢測結果準確可靠的關鍵。
注:文章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